为深入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培养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阅读视野,提高文学涵养,日前,山东大学实验学校开展“书香暖冬”系列活动——走进山东大学鳌山讲坛,追光臧克家先生风范。参加活动的有山海文学社全体社员、七八年级文学爱好者及山东大学实验学校中小学全体语文教师。

师生们首先聆听了现任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主编李少君老师关于“人诗互证与境界问题”的主题讲座。李老师提到小说家、散文家都是“家”,而诗人却是“人”,是因为小说更加强调人物和故事,作者躲在文字后面相对不重要,而诗歌则是抒发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同时,列举引用了岳飞《满江红》、毛泽东《沁园春·雪》以及林徽因和杜甫等故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人诗互证”。
为什么提到“人诗互证”的概念,有其现实意义。如今科技发展,AI技术不断提高,AI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越发娴熟,但文字是人类伟大的发明,运用文字我们可以抒发不同的情感,才是人的意义所在。伟大的诗歌是文字与情感的结合,这就是“人诗互证”的价值。“伟大的诗歌是无中生有,弥补了生活的遗憾”,这也是AI所做不到的。
李少君老师旁征博引,以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思考将“人诗互证”的理解与价值介绍给参会师生,收获了现场的阵阵掌声。在互动环节,山海文学社社长程庭萱也向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困惑,李老师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
讲座结束后,全体师生参观了《追光——臧克家纪念馆》。本展览以臧克家亲属捐赠山东大学博物馆的藏品为中心,以“情怀”为主线,以“生平、作品、情感、影响”为线索,在展示臧克家先生辉煌成就的同时,体现他一生矢志不渝的“追光”理想和探索,令人深受震动!
你的视界,决定你的世界。
真实地听、真正地读、真切地感受,
文字馈赠给人类的智慧与启迪,
伴随书香,追寻灿烂的文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