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塑流程、提高效率,市南区法院打造“金审E行”党建品牌,组建4个专业化金融审判团队、1个执行团队,首创性地将全区金融案件的审判执行集中到金融审判法庭办理,构建金融类案“调立审执”一体化运行新模式,专人负责金融案件立案审核、调解分流及执行调度,金融案件调处质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23年以来,自主审核案件超2.3万件,调解分流7000余件、电子送达5.7万件次。2023年,金融审判法庭共收案14318件,结案13002件,结案率89.3%,服判息诉率99.2%,发改率0.09%。
流程的优化离不开资源的集聚和持续的创新。依托全省首个金E审平台,市南区打通了各大金融机构数据库,创新在线联审新模式,将多个诉讼合并进行批量开庭,实现金融纠纷从“1化1”到“1化100”的转变。如今,立案登记平均用时缩短到3分钟,平均审理天数低于20天,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金E审平台入选全省法院十大司法改革典型案例,荣获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优秀奖。
为加大金融案件类型化、标准化执行力度,市南区以“1+3+N”团队配置模式推进执行工作的分段实施。执行调度小组快速办理涉保全足额等简易案件,智慧执行小组借助RPA、法鹰系统负责查人找物,财产处置小组负责大额财产司法拍卖处置……“E执行”新模式运行后,执行RPA技术实现查冻扣8659件次,运用“法鹰”协查系统修复通讯数据6287条,借助“法猫”大数据模型查找被执行人可疑财产线索294个,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推进查人找物和司法处置工作,执行到位金额超3亿元,执结案件1326件,累计为金融机构挽回经济损失超20亿元,高效护航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3年12月,在对3400万股股票进行司法处置时,出于对营商环境的“呵护”,考虑到二级市场集中抛售可能造成股价剧烈波动,而司法拍卖平台一次性挂拍则大概率导致流拍,市南法院首次使用大宗股票“分拆”系统,将3400万股拆分为10万股/单元,按价格优先>数量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自动匹配成交结果,最大化变现涉案股票。拍卖当日吸引了9000余人围观,45名竞拍者报名参拍,经237轮竞拍,最终以接近证券交易市场的价格将3400万股股票全部拍出,既防范了金融风险,又帮助债权人实现了债权。
“我们在工作中始终紧扣‘公正与效率’这一工作主题,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的创新发展是我们不断前进的方向。”市南区法院金融审判法庭负责人黄健说。未来,市南区将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升业务质效,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姜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