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白云岩成因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Formation of dolomites from the newly discovered ancient cold seep in the Middle Dongsh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为题在地球科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一区TOP期刊)上发表。
一个多世纪以来,“白云岩问题”一直是地学界的未解之谜,这是因为在古代地层中普遍分布的低温白云岩却在全新世以来的地层中极少发现。现代冷泉环境中原生沉淀的白云岩的发现为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白云岩成因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研究人员利用在南海东沙最新发现的冷泉区白云岩烟囱,系统开展高分辨率的微区矿物学分析、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研究,深入探讨冷泉流体的来源以及白云岩成岩机制。
研究表明,冷泉深部热裂解甲烷流体最有可能形成于火山岩单元下方的一定深度,沿构造断裂向上运移,并聚集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矿床。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低氧、高有机质周转环境下,活跃的微生物作用以及其产生的化学微环境在白云岩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此外,Fe、Mn氧化物以及Zn、Co、Ni等金属元素在维持白云岩形成的微生物代谢活动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的联合资助。该成果第一作者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曹红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孙治雷研究员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董爱国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