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新,即墨区人,现供职于即墨区潮海街道党政办公室,每年在国家和省、市、区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发表新闻稿件和文章300余篇(次);编写党委工作信息200余篇;创作抗疫公益歌曲《你要去远方》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大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选登推广;年均进行培训讲座100余场次,被聘为鲁网青岛特约通讯员,先后荣获青岛市“最美家庭”、即墨区“书香之星”、“最美书香家庭”、“优秀退役军人”称号,连年被即墨区评为政务信息先进个人。
一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一年撰写300余篇稿件,年年被评为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他,就是即墨区潮海街道宣传科技文化服务中心的华成新。自参军入伍做起宣传报道工作,到入职大型集团公司建设企业文化,再到如今在宣传部门专注于新闻宣传,华成新30余年笔耕不辍,为自己的宣传生涯书写了一页华丽的篇章。
投笔从戎圆梦军营 以笔作枪写尽军旅
1972年8月,华成新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自他上小学起,他的母亲便患有肺源性心脏病,高昂的医药费也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1990年12月,为给家里减轻生活压力,华成新毅然中断高中学业从军入伍,到驻豫某部成为了一名装甲兵,开始了军营生活。
在新兵强化训练的三个月时间里,华成新在正课时间苦练军事技能,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业余时间积极办黑板报,编写新闻稿件。凭借良好的素质和过硬的文字功底,他很快受到了领导的青睐和重用,自此开始了专职宣传报道工作。
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真实反映部队生活,华成新将镜头对准了自己的战友——基层最可爱的士兵。从冬季拉练到日常训练,再从训练场到演习场,华成新用文字记录着战友们辛勤付出的点点滴滴。最终,几百篇稿件见诸报端,300多期黑板报参加评比……一份份“战果”侧映出他为此挥洒的汗水。
除在宣传上刻苦钻研,华成新为提高自身含金量,也在军事上做到了精益求精。他用一个月的时间研读军事理论,在专业技术考核中过关斩将,以全团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驾驶技师”证书。在专业技术比武、军事考核中,他也多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凭借过硬的军事技术和出色的宣传报道工作,华成新为自己赢得了很多的荣誉。入伍12年,他2次荣立三等功、3次被评为“优秀士兵”、4次被评为“优秀志愿兵”、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一次又一次的褒奖也不断激励着他。
难舍军营转业回乡 努力工作报答父母
2003年,正当华成新稳步前进之时,一个“噩耗”突然传到了军营,母亲病重的消息给了他沉重“一击”。为尽早赶回家中照顾母亲,华成新谢绝了部队领导的一再挽留,怀着对军营的眷恋,转业回到了家乡。但让华成新遗憾的是,在转业的第2个年头,他的母亲就永远离开了他,将生命定格在了57岁。华成新回忆说:“母亲在弥留之际嘱托我要好好工作,混出个样子为家争光,我不能辜负她的期望。”
带着母亲的嘱托,华成新进入企业踏上了新的工作道路。从2004年至2016年,13年的时间里,华成新先后在国内集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国独资公司等类型的大型实体企业担任高管,进入了核心管理层。他利用自身的宣传功底,带领团队完成了企业制度建设、HR管理体系建立、5S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管理工作;先后参加了20余场全国企业领袖论坛,组织了100余场各类讲座、培训,采写了200余篇各类经验材料……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华成新还考取了国家人力资源中级管理师和培训师,凭借自己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过硬的宣传工作优势,他带动员工凝心聚力,帮助企业一步步塑造起了积极向上的内部文化。而事实上,在此期间,华成新对更纯粹的宣传工作的热情却未曾“冷却”。
宣传岗位默默无闻 更大舞台施展才华
2017年7月,因工作需要,华成新到潮海街道办事处宣传科技文化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名专职的宣传人员,就此回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更纯粹的宣传“舞台”。
从入职的第一天起,华成新便成了每天最早进入办公室的那个人。一坐下来,他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对外宣传、两办信息、领导讲话稿……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常常让他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却始终坚持“当日事,当日毕”。为此,他时常要工作到深夜,顾不上吃饭也是常有的事。
“有时写一篇稿件就需要数千甚至数万字,白天没完成就只能晚上加班,我基本没在12点前睡过觉。”华成新说。有一年,华成新的三位亲人同时生病住院,需要他照料,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请过一天假。
就在这样一种工作状态下,华成新凭借一份责任感,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写出了300余篇见诸报端的稿件和文章。其中,他撰写的经济建设的信息稿还先后被即墨区、青岛市政府办公室专报转发。累累硕果也让他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信任,连续两年,他都被评为了政务信息工作的先进个人。
“只要能为街道多做点工作,我就没有怨言。”华成新说,他将牢握笔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宣传工作中,在为潮海街道挥毫泼墨,挥洒汗水的同时,努力书写自己新一页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