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故事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坐落于太平洋西岸、黄海之滨的青岛,当然也有自己“名字的故事”。
简言之,青岛之所以“以青名岛”、“以岛名城”,乃至成就了“红瓦绿树,碧海青山”的城市色调,都是有缘由的。
山海城之韵(图片 | 张岩提供)
远的不说,早在明代永乐初年,就有来自云南的胡姓族人在此立村,取名“青岛村”。屈指算来,至今已有600多年了。
当然,这不是说青岛地区的人类史和城市史只有600多年。这里主要是在追溯其“青”字都市的源头。
如果再往前追,青岛之名就是取自青岛湾里的一个小岛:青岛。究竟它的名字是何时命名?历来无考。但至少在春秋时代,晏子就曾经陪同齐景公来过青岛。并且他还与齐景公在胶州湾(时称少海)划过船,浏览过青岛的山山水水。
后来,为了将水中的小岛——青岛,与岸上的“青岛村”加以区别,青岛人便将其俗称之为“小青岛”了。
航拍小青岛(图片 | 姜舒骞提供)
典籍中还说,“小青岛”是因为“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但在民间,土人也常常把它叫做“绿岛”。
史载,东晋高僧法显从斯里兰卡沿海路一路漂泊至青岛的时候,他首先看到的景象,就是一片绿意盈然山野风光。这也许是青岛之城的最早文学描述,也是他的名著《佛国记》里精彩记录的。
到了民国时代,康有为不仅爱青岛,多次来青岛,还把自己的家也搬到了青岛。于是,他用了八个字来形容青岛:“红瓦绿树,碧海青山”。也就是说,青岛在康圣人的心目中,早就是一片“海中有城”、“城中有山”、“绿荫围城”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不仅如此,他还把崂山也描写成一片葱绿的仙境:“天上碧芙蓉,谁掷东海滨?”是啊,崂山山脉之苍翠,之碧绿,在中国的名山大山中,无疑是极为罕见的。
1982年,崂山太清宫(图片 | 张岩提供)
无论何时,单言一个“青”字,都代表了青岛的都市之色。与此同时,“青”还是青岛的简称。如民国时期的“青市”(青岛市)、“青港”(青岛港)、“青盐”(青岛盐)、“青渔”(青岛渔业)、“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还有现在常用的“济青”(济南与青岛)、“青啤”(青岛啤酒)、“青食”(青岛食品)、“青钢”(青岛钢厂)和“青烟威”(青岛烟台威海)等等。
花木的故事
我要说,青岛人热爱花木,爱护花木,且以花木为美,这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你信不信?
也说不上是哪个朝代了,相传在青岛近海的一座小岛——长门岩上,曾生长着数千株山茶花,高数丈,林木茂盛,迎风摇摆。此种山茶似为“仙种”,每年落雪开花,映冰照霞,赤英缤纷如云,春来则止。有人说它是仙道张三丰亲手所植,岛民奇之,谓之耐冬。
这似乎是青岛花木栽培史上的第一缕阳光,为青岛所独有。到了明清时期,青岛沿海一带,无论庵观寺庙,还是坊间农舍,皆广为种植。
1959年,古木参天的崂山太清宫(图片 | 张岩提供)
有趣的是在大清康熙年间,蒲松龄游历崂山之时,还将此花誉为“花神”,并写入了他的名著《聊斋志异》。
其中,在《海公子》一篇中,他是这样写的:
东海古迹岛(长门岩的古称)有五色耐冬花,四时不凋……登州张生好奇,喜游猎。闻其佳胜,备酒食,自掉扁舟而往。
至则花正繁,香闻数里。树有大至十余围者,反复留连,甚慊所好。
开尊自酌,恨无同游。忽花中一丽人来,红裳眩目,略无伦比……
说真的,柳泉先生的这段耐冬“花神”的描写,真是太传神了!
而在他的《香玉》篇中,说到太清宫的花木,更是文笔斐然。请看——
劳山下清宫(即崂山太清宫),耐冬高二丈、数十围;牡丹高丈余,花时璀璨似锦。胶州黄生,舍读其中。
一日,自窗中见女郎,素衣掩映花间。心疑观中焉得此?趋出,已遁去。自此屡见之,遂隐身丛树中,以伺其至。
未几,女郎又偕一红裳者来,遥望之,艳丽双绝。
从这个故事里,青岛人还知道了两个“花神”的名字,一个是牡丹“香玉”,另一个就是耐冬“绛雪”。故言,牡丹和耐冬,都是古代青岛之知名花木。
太清宫的耐冬“绛雪”(图片 | 张岩提供)
值得谨记的是,在《香玉》中,还记录了两段毁坏花木的故事。一是即墨的蓝氏富户,强挖牡丹,置于庭院,占为己有。二是小道士不知爱护,乱砍滥伐。两个故事都给青岛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沉痛的教训。
后来,青岛人还将耐冬评选为青岛的“市花”。
此外,从世界植物学上来说,真正以“青岛”名字命名的花卉,当数“青岛百合”了。这是近代青岛的植物坐标,也是1900年在小青岛修筑灯塔时被发现的,故名“青岛”。
现在,这种橙黄色的百合花遍生崂山。每年五、六月份,都能见到它婀娜怒放的身影。
还有一种花,也是青岛人格外欣赏的,这就是君子兰。老青岛人也叫它“万年青”。其实这种花的原产地是在南部非洲,是德国商人在上个世纪初,最先引入青岛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青岛走向了全国,成为国人十分喜爱的名贵花卉。如长春市,还将其选为“市花”。
不仅如此,青岛过去还有一个“花都”的美名,即一年四季,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如冬日里的耐冬、腊梅;春天的迎春、连翘、梨花、桃花、槐花、玉兰、木兰和樱花;还有盛夏的荷花、月季花、芍药花、丁香和紫荆花;以及秋风一起的芙蓉花、桂花、海棠和菊花,还有漂亮如花的枫树和银杏树等等。这些密密匝匝、洋洋洒洒、成片成穗、五颜六色的都市花木,从一排排行道树,至园林、庭院和水榭,无水展示着一个花的世界和树的海洋……
绿树成荫的八大关(图片 | 张岩提供)
有人说,青岛的“八大关”就是这样一片园林花木与街道,与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都市风情的“伊甸园”。是的,我还要说:如果没有丰茂繁密的园林花木作支撑,如果不是每条街是一种树,如果没有四季不败的花卉和果实,任是再美的街道和建筑,也会神韵尽失、魂魄全无……
“绿肺”的故事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生态城市”的原理阐述,其核心就是“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也就是说,所谓的“生态城市”,从来都是有具体内容的。比如城市的山水树木,花花草草,这些都是动物和昆虫赖以生存的自然栖息地。青岛人从来都是在顽强地坚守着这种理念,同时也坚守着这片绿色而生态的土地。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青岛迎宾馆)图片 | 张岩提供
举个例子说,在现在几十年来的大规模城市更新和改造中,青岛人从来就没有削平一座城市中的山头。并且,对于城市的山头绿化,也从来都是有增无减。
老青岛人还把城中的一座座山头,比做是城市的“绿肺”。还说,如果没有这十几片“绿肺”,青岛人就憋死了。青岛也不称其为“青岛”了。
观海山公园(图片 | 逄淑才提供)
朋友,如果你从空中俯瞰,就会发现,青岛之城完全是在一片茫茫的、葱笼的、时接时续的、自由铺展的——绿色的林木掩映之中……这就是中外游客们常常惊叹的“青岛之美”,也是青岛的“山海城之美”。
如果说,随着城市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你还会发现其中林木的颜色,也在变化。比如春天一到,沙子口山区就会出现大片大片的“莹莹冰晶,皑皑白雪”。知道的人就会说,这是登瀛村的千年梨花开了,故青岛人还乐呵呵地称之为“登瀛梨雪”。
紧接着,你会看到太平山的南坡,也就是中山公园的“上空”,彤云绯雾升腾、缭绕、澎湃如海……老青岛人就会亲切地告诉你,这叫“东园花海”,是这里的樱花开了!
说实话,青岛的樱花已经开放一百多年了。其旁逸斜出的枝条,其堆花抒瓣压枝的花朵,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难怪著名女诗人舒婷在青岛的樱花树下,禁不住还写出了这样一句“感叹诗”,道是:“樱花累了!”
1994年,中山公园樱花(图片 | 张岩提供)
是啊,青岛的樱花确实“累了”!因为万人争睹,因为它始终是青岛园林绿化的活化石和见证者。
再往后,崂山的樱桃就会密密实实、沉甸甸、红闪闪地挂枝了。你就看吧——
从大河东,到北宅;从竹窝,到柳树台,再到北九水;等等等等。整个崂山,就变成了一座“花果山”!
还是郁达夫的一句诗,说得好。他把“青岛之绿”、青岛之凉爽,称之为:“湛山一角夏如秋”。是的,不仅仅是“湛山的一角”,而且是全青岛。如果没有青岛的生态保护,没有城市的绿荫擎天,青岛的夏天也不会凉爽如水,青岛也不会被游客们戏称为“中国的夏都”。
有首童谣《槐花槐花几月开》,是青岛的孩子们经常念叨的:
槐花槐花几月开?
一月不开二月开。
槐花槐花几月开?
二月不开三月开。
槐花槐花几月开?
三月不开四月开。
槐花槐花几月开?
四月不开五月开。
槐花槐花几月开?
五月不开六月开!
开了!
全开了!
呵呵,每年槐花盛开的季节,青岛的大街小巷都会洋溢着阵阵清香。因为这种洋槐,不仅在崂山、浮山和太平山等等,多有种植。而且它还是青岛最早的行道树之一。
绿荫中的青岛湾(图片 | 张岩提供)
如果有人把青岛还比做“山城”的话,我认为并不准确,因为青岛活脱脱的,就是一座“花城”!青岛之城,一直是在浓浓绿荫、滚滚绿浪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它的美,往往是一种看不见人工雕琢的天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