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化工产业,是山东优势产业之一。在“双碳”战略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背景影响下,这个在大众印象里相对“传统”的产业势必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谋求从“资源型”转向“创新型”的转变。
绿色、智慧、高端,是山东化工产业的转型方向,也是山东守住“中国化工第一大省”的关键所在。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作为青岛市高端化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海湾化学遵循着“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目标,淘汰落后产能,对国外先进工艺进行持续不断的引进、消化、吸收、优化,并借助数智手段,优化全产业链条效率。1300项技改,0.01%的提升,98%重复利用率,2亿元的成本节约……这一组组数字,不仅夯实着海湾化学“20年不落后”的战略目标,也为山东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蹚出新路。
近期,商周刊推出一期独家策划《新质海湾:数字背后的故事很精彩》,本期刊发第一篇《绿色,海湾化学的底色》。
走进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湾化学”)的厂区,一只并不常见的苍鹭悠闲地立在海湾化学的消防水池中,来往行人对此却见怪不怪。“从海湾化学搬迁过来后,这只苍鹭基本就定居在这里,这么多年,它就像我们这儿的主人,迎接着各处宾客。”一位海湾化学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
在海湾人眼中,长居在此的苍鹭不仅是他们的老伙伴,更是海湾化学绿色发展的“见证者”。一个化工企业,能够吸引一只对环境质量要求极高的候鸟长住,这无疑是对海湾化学绿色发展成果最生动的写照。
▲一个化工企业,能够吸引一只对环境质量要求极高的候鸟长住,这无疑是对海湾化学绿色发展成果最生动的写照
让绿色成为底色
“一个好的企业能够给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但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提供好的服务和产品,还应竭尽全力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安全、和谐、美好。海湾化学要做百年企业,成为一个受人们尊重的企业,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海湾化学董事长李明心中,对于绿色发展,有一种独特的理解和使命感,过去如此,未来更是如此。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0年。彼时,正是“十二五”的起步之年,中国氯碱行业开始进入以深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行业增长质量为核心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恰在此时,青岛市全面启动老城区改造和企业退城入园。这给海湾化学带来了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为企业重构生命发展曲线提供了一个无比重要的支点。
“搬迁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搬家,是通过搬迁与改造、调整与优化拉长产业链,向低能耗、精细化、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后端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与循环发展,推动青岛化工产业实现新变革。”在搬迁项目立项之初,李明就已有超前的思考和通盘的谋划—遵循国际化工行业发展规律,紧跟国家化工产业发展政策,把握住机遇发挥好优势,秉承“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理念,搬出一个崭新的海湾,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海湾化学努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一方面,实施上、中、下游产品关联集约布局发展,产业链之间吃干榨尽、闭路循环;另一方面,通过推行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对废水、废弃物进行统一生化处理,达到生产与生态平衡、发展与环境和谐。
“在搬迁之初,我们就将绿色作为建厂的底线和红线,选用的设备和工艺都是行业最先进的,它们本身就在能耗、节能环保方面具备优势,当然,这只是我们探索过程中的一部分。”海湾化学总经理高自建表示,海湾化学始终努力践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原则,以此为标准开展后续工作。
事实上,只要谈及“绿色”,海湾人的话语总是带着自信,这种自信来自坚定的绿色发展底线,不是投产后再调整,而是在最开始阶段就让绿色成为海湾的底色。用海湾化学技术部相关负责人的话来说,“海湾化学的环境生态化,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小循环与大循环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是检验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推动企业基业长青的首要前提与条件。在海湾化学,达标排放不是目的,废物资源化才是最终追求。企业始终认为,没有污染的产品,只有落后的工艺。只要严格秉承3R原则,将3R原则真正落实到位,就一定可以把企业做“干净”。
通过前瞻规划与技术改造,海湾化学实现了废弃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小循环与大循环。通过实地探访,海湾化学的探索和实践让人印象深刻。
所谓“小循环”,就是能用尽用减量化。企业主导产品聚氯乙烯装置在聚合反应过程中会使用大量脱盐水作为分散介质,形成母液水。为了回收处理这些母液水,形成资源化利用,企业投资建设生化法聚氯乙烯母液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处理能力为285m³/h,将经过处理检测合格(达到一类水标准)的水送至循环水系统回用。投用以来,每年回收用水量170多万立方米,大大减少循环水系统新鲜水补水量,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自来水用量及费用,同时也减轻了董家口区域的供水压力。
所谓“大循环”,就是要做到循环使用零排放。企业投资建设脱盐水浓水回用装置是循环使用的一大亮点。为充分利用反渗透装置产生的浓水,节约水资源,同时减轻污水处理负担,企业新上4套浓水回用设备,分别配套反渗透装置,回用水经管道送至脱盐水原水箱,作为补充用水,节约用水成本约300万元/年。本着“吃干榨尽”的原则,海湾化学还将机封水、冷凝水等通过技改全部回收利用,企业单位产品用水率远低于国家标准水的重复利用率、冷却水循环率等均高于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诸如,海湾化学氯碱厂化盐用水设计为全部使用自来水,通过技术改造,将脱硝单元的淡盐水、脱氯淡盐水、板框压滤机滤水、二次盐水碱性废水、碱蒸发的工艺蒸汽凝液、氢气洗涤水、泵机封水、板换蒸汽冷凝液等全部回用进行化盐,不但减去了污水处理的压力,而且节省大量自来水,企业折百烧碱单位耗水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截至2023年,海湾化学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不到搬迁前的1/4,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以上,烧碱和聚氯乙烯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都达到了国际清洁生产的先进水平。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布的2022年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名单中氯碱行业有5家,海湾化学“烧碱+乙烯法聚氯乙烯”以98.10%的水重复利用率和较低的取水量成为“烧碱+聚氯乙烯”领域唯一上榜企业,彰显了园区一体化优势。
▲海湾集团南部董家口园区海湾化学聚氯乙烯装置全貌
绿色发展的“领跑者”
绿色发展的理念,让海湾化学在节能降耗领域始终跑在行业的前列,这种“领跑者”的姿态,体现在海湾化学的多个方面。
在生产工艺方面,海湾化学聚氯乙烯、苯乙烯、液体烧碱等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均是立足于世界先进工艺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提升。特别在聚氯乙烯(PVC)的生产工艺上,海湾化学采用世界最先进的乙烯平衡氧氯化法(乙烯法),取代传统的电石法生产工艺,从源头上杜绝汞触媒的使用,大幅降低资源和生态成本,在国内同行业实现领跑。
“乙烯法的使用,让我们的产品彻底解决了汞的问题,既提升了产品纯度,也达到了全球市场的最高标准。在能耗上,‘乙烯法+技改’两条腿走路,也让我们实现领跑,行业聚氯乙烯生产平均能耗为1.002吨VCM/吨PVC,我们则是1.0002吨VCM/吨PVC,小数点后面一个0的差距看似很小,可放到全年的生产量来看,节约的就是百万千万级别的成本。”海湾化学聚氯乙烯厂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海湾化学氯乙烯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2010年的时候,海湾集团就提出了20年不落后的目标,要实现这个长期目标,肯定是要兼顾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因此,在搬迁之初,公司就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无论什么项目,只要环境效益不好,就坚决不上,这是海湾人的担当。”
他口中的担当,不仅体现在氯乙烯厂,更是贯穿海湾化学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布局。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原则,海湾化学规划并建设了“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乙烯+苯—苯乙烯—聚苯乙烯”“环氧氯丙烷+双酚A—环氧树脂”“烧碱—偏硅酸钠”4条石油化工—高端新材料及复合材料产业链,从内部建成一批上下游高度关联、产业链科学、带动性强的高端化工项目。
其中,山东省重大项目、海湾化学24万吨/年双酚A是“环氧氯丙烷+双酚A—环氧树脂”这条产业链的核心一环,目前已经建成投产,而随着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的建成投产,将与现有的氯碱装置形成一条绿色循环链。即:烧碱作为环氧氯丙烷和环氧树脂的原料,可副产高浓度盐水,经过处理后,直接作为烧碱装置的原料,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化利用。此外,三套装置生产消耗蒸汽会产生冷凝水,投产后将对冷凝水热量进行充分回收利用;对其废液废气,将通过焚烧炉处理,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还可副产30t/h蒸汽。
未来,化工产业必然走向绿色、节能、高效的赛道。强调“20年不落后”的海湾集团,毫无疑问为自己找到了“不落后”的关键路径:既要创新,也要绿色。既然找到了这条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路,那么从“不落后”到真正意义的“领跑”,注定是水到渠成。
本期作者丨商周刊 尹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