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从“诊疗洼地”到“病有良医” ——山东青岛莱西市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0
分享至

实施医改后,山东青岛莱西市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于言朋摄/光明图片

山东青岛莱西市沽河卫生院的医生正在为病人做口腔检查。魏康摄/光明图片

山东青岛莱西医疗集团副总院长侯四川(左四)正带领医疗团队做外科手术。于言朋摄/光明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霜降时节,山东青岛莱西市马连庄镇的果园里苹果正红,人们忙着摘果、挑选、装箱,满脸都是丰收的喜悦。

很快,与记者同行的青岛市市立医院骨关节外科主治医师、省派驻莱西市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史贺就在忙碌的人群中找到了他要巡访的“病号”——55岁的黄庆礼。

“干半个小时可一定要站起来活动一下腰,记得按时吃药。有问题记得来找我。”“嗯,嗯,谢谢史大夫!”自从镇卫生院开设了肌骨疼痛科,黄庆礼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市里去看病了。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如何推动县域医疗资源提升、扩容、下沉,成为摆在很多城市面前的一道难题。

2023年4月,一直被视为“诊疗洼地”的莱西市开始了一场“先立后破”的改革,创新实施“名院托管+县域共同体”医改模式,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探索出了一条县域医改新路径。

管理模式更优化 就近就医更便利

莱西市为何一直被视为“诊疗洼地”?这里位于青岛最北端,常住人口72万,5家县级公立医院中仅有3家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医疗服务体系存在底子薄、经营管理差、群众本地就医意愿弱等问题,是青岛市唯一缺少三级医院的区市。2022年,莱西市县域内住院量占比仅为67%,转外就医住院人数达3.4万人次。

如何让基层群众不再“看病贵”“看病难”,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成为莱西医改的一道必答题。

2023年4月,莱西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决定由青岛市属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对莱西市全部县域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整体托管。“莱西市的医疗服务水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的卫生健康需求了,这是莱西上下的共识。”莱西市委书记周科认为,“有了这个共识,我们就敢壮士断腕,大胆去改。”

为顺利推进医改,莱西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全市5家公立医院、16家乡镇卫生院及464家村卫生室等打包整合,组建莱西市医疗集团,由青岛市市立医院输出品牌、管理、技术、人才,实施全面同质化托管;同时,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整合优化基层医疗卫生系统,从管理模式、人才配置、药品采买、医疗服务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重塑全市医疗卫生体系。

“市立医院采取了派出专业团队全面接管、全体系平移的模式。针对公立医院功能重叠,该合并的合并,该转专科医院的转专科,实现各医院间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和内耗。”青岛市市立医院副总院长、莱西市医疗集团党委副书记、总院长闫泰山介绍说,“我们立足莱西实际补短板,建立县域远程影像、心电等医疗信息系统;建立全域物流服务体系;建立医共体中心药房,实现用药目录、药学服务、药品监测、药品采购和药品储备‘五统一’;建立医共体资源共享绩效考核分配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检查检验资源向基层卫生院开放,夯实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基础。”

托管带来了全方位提升。改变,甚至细到作息时间——过去,莱西各医院下午上班时间是夏季14:30、冬季13:30;医改后统一调整为夏季13:30、冬季13:00。

“明显感觉中午来就诊的人多了,有些居民平时忙于工作,就可以利用午休时间来看病拿药。”莱西市医疗集团门诊部负责人高琳琳表示,“工作时间调整,患者少了很多等待的时间,就诊的满意度自然就上来了。”

变则通。一年多来,莱西医改“化学反应”正全面释放。目前,莱西市医疗集团各项年度运行数据达到新高:门诊量同比增长19%,手术量同比增长31%,三四级手术同比增长44%,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下降0.51天。国家“千县工程”综合能力评估推荐标准达标率94%,全面达到优秀等级。

优质资源“沉下去” 医疗水平“提起来”

2023年10月16日,无影灯下,莱西市历史上第一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在莱西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院区进行。主刀的是青岛市市立医院关节外科中心主任郭传友和他带领的莱西市医疗集团关节创伤外科团队。

“没想到在县城也能有专家给做手术!”69岁的莱西市民迟志学术后当天便通过助行器下地行走。“手术之前,走几十米膝盖就疼得没法动了,现在走远路不疼了,浑身轻松!”

这是医改以来莱西市医疗集团多个高难度手术中的一例。为带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全面跃升,青岛市市立医院下派110名技术专家进驻莱西市,其中,82名常驻专家每周至少4天在莱西工作,43名特聘专家常态化坐诊莱西,做强肿瘤、心脑血管、妇产儿科等重点学科。

专家们自己做高难度手术的同时,还肩负着“传帮带”的使命。

“对于郎飞结病这种罕见病,我们一般通过肌电图传导速度下降、血清抗体阳性、脑脊液蛋白升高等情况来进行判断,比如这个案例……”在莱西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功能检查室主任、莱西市医疗集团神经内科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卫正向医生们讲解疑难罕见病的诊疗经验。为了使科室人员尽快掌握前沿医疗技术,李卫每周周二、周三上午进行大查房,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带领大家集思广益、精进医术。

莱西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院区神经内二科主任赵凤芝是原莱西人民医院的一名年轻医师,在青岛专家的“传帮带”下,她的诊疗水平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有了很大提高。“遇到疑难病例,李主任就手把手带我们,像溶栓取栓、颈动脉支架植入、腰穿、激素冲击、免疫抑制治疗等一些以前不能做的,现在都能自己解决了,手术量从去年的100台增加到了700台,CMI(病例组合指数)值达到1.2以上,诊疗水平达到了三级医院水平。”赵凤芝说。

“通过常驻专家‘传帮带’、常态化进修培训、引进硕博专业人才等机制,我们要为莱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青岛市市立医院莱西市医疗集团副院长李慧博说。

医改,让大量优质医疗资源从青岛市区下沉到莱西市,再下沉到乡镇、村庄。

“围绕疼痛、呼吸、康复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并遴选16名骨干医师担任各乡镇卫生院业务院长,开展业务、管理和带教培训工作;选派42名主治医师下乡支农常驻,由业务院长及专家团队为每个乡镇卫生院联合打造1到2个特色专科,同时畅通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渠道,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李慧博说。

“回流”患者多了 就医负担少了

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莱西卫生健康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医疗水平的显著提升,让大病重病患者向莱西市内回流、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向基层卫生院回流。越来越多高难度手术在莱西顺利实施,甚至还吸引了邻近县市居民前来就医。

“30年前,我就带着患癫痫的闺女全国各地看病,去了好几个城市也没治好,有的医院说做手术可以治,但手术费要二十多万,俺掏不起……”回忆漫漫寻医路,莱西市沽河街道81岁的李忠贵忍不住落泪,“听说青岛的专家来了,就想着来看看……”

2023年12月26日,李忠贵女儿的手术在莱西市医疗集团成功实施,全程4小时,在不开颅的情况下,通过微创手术精准地把整套迷走神经刺激系统植入患者体内。

“手术以后,我闺女身体状况比以前强了百倍,精神也越来越好啦!”李忠贵说。

医改让百姓能就近看好病,也让就医的负担明显降低。

“三甲医院名医进驻莱西,让群众以二级医院的收费享受到了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李慧博说,医改以来,莱西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从改革前的37.33%降至目前的27.74%,医疗费用支出结构更加合理,住院患者次均费用由8674元下降至7464元,降幅13.95%。

马连庄镇的王淑芬是一位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农村老人,需要终身服用药物“优甲乐”。在莱西医改之前,“拿药难”一直是困扰她的一个心结。

“俺参加的是居民医疗保险,过去只有在镇卫生院拿药才能报销,镇卫生院没有‘优甲乐’,就只能自费到城里买。”王淑芬告诉记者,“现在镇卫生院药品种类多了,不仅有‘优甲乐’,还有专家定期来坐诊,看病省心又省钱!”

莱西医改,“改”掉了百姓看病的痛点和堵点,就医满意度大幅提升。2023年以来,莱西医改入选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标杆实践案例”和山东省2024年财政支持县域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提升项目。

从“诊疗洼地”到“病有良医”,莱西医疗体制改革是一场多元共赢的改革。“名医托管+县域共同体”,既解决了县域医疗条件不足之困境,又让大城市名医院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更重要的是,莱西医改成为一件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老百姓看病,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市、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扁担女孩最新后续:高考成绩已出,班主任亲自回应,恶心一幕发生

扁担女孩最新后续:高考成绩已出,班主任亲自回应,恶心一幕发生

boss外传
2025-07-03 16:15:03
2年1660万!艾顿加盟湖人释放四大信号,詹姆斯确实该主动离开了

2年1660万!艾顿加盟湖人释放四大信号,詹姆斯确实该主动离开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07-03 07:20:45
印度的如意算盘:中国放弃藏南,印度就放弃阿克塞钦。

印度的如意算盘:中国放弃藏南,印度就放弃阿克塞钦。

柏林观察
2025-07-03 13:07:25
当地媒体:若塔和弟弟的遗体被发现时已烧毁,通过车牌确认死者

当地媒体:若塔和弟弟的遗体被发现时已烧毁,通过车牌确认死者

懂球帝
2025-07-03 17:36:21
李嘉诚深夜惊醒:千亿家产埋雷,幼子陷危局

李嘉诚深夜惊醒:千亿家产埋雷,幼子陷危局

特特农村生活
2025-06-30 01:07:38
13岁甜馨和闺蜜逛街,染红发身材发育明显,贾乃亮买单拎包好宠女

13岁甜馨和闺蜜逛街,染红发身材发育明显,贾乃亮买单拎包好宠女

兴史兴谈
2025-07-02 21:13:32
西方搞乱香港贼心不死,山东舰访问香港,给了全世界一个信号

西方搞乱香港贼心不死,山东舰访问香港,给了全世界一个信号

文昌每日谈
2025-07-02 13:12:01
做完手术人就废了,4种手术不需要做,别让无知害了自己

做完手术人就废了,4种手术不需要做,别让无知害了自己

牛锅巴小钒
2025-06-27 16:15:41
小宝探花,一次比一次过分,学生,护士,老师,空姐,无一幸免

小宝探花,一次比一次过分,学生,护士,老师,空姐,无一幸免

说真话的小陈
2025-07-03 09:41:18
第一个被五马分尸的行业

第一个被五马分尸的行业

包邮区
2025-07-02 17:15:21
正式加盟尼克斯!主教练终于到位,这次不是挖墙脚!

正式加盟尼克斯!主教练终于到位,这次不是挖墙脚!

德译洋洋
2025-07-03 13:06:17
官方:CCTV5将直播明日和平杯,U16国少vs日本U16

官方:CCTV5将直播明日和平杯,U16国少vs日本U16

懂球帝
2025-07-03 18:52:19
高考估分710变成453分,广州4名学霸家长集体维权,结果令人咂舌

高考估分710变成453分,广州4名学霸家长集体维权,结果令人咂舌

风声起伏
2025-07-01 17:43:00
中国“顶碗大妈”坠落摔伤后已出院,何时恢复NBA表演还不确定

中国“顶碗大妈”坠落摔伤后已出院,何时恢复NBA表演还不确定

红星新闻
2025-07-03 19:00:12
憔悴不堪!病情反转风波后,凯特王妃首露面,罕见谈抗癌心路历程

憔悴不堪!病情反转风波后,凯特王妃首露面,罕见谈抗癌心路历程

小嵩
2025-07-03 08:04:30
曝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曝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霹雳炮
2025-07-01 23:17:49
综艺里称兄道弟!现实中互踩互黑,这两人早该撕破脸了!

综艺里称兄道弟!现实中互踩互黑,这两人早该撕破脸了!

天行舰
2025-06-30 06:13:43
不逊约基奇!媒体人对比杨瀚森与约基奇19岁时各自联赛数据

不逊约基奇!媒体人对比杨瀚森与约基奇19岁时各自联赛数据

雷速体育
2025-07-03 19:23:13
热热热!明后天高温范围将达过程最大,多地闷热贯穿全天

热热热!明后天高温范围将达过程最大,多地闷热贯穿全天

澎湃新闻
2025-07-03 16:22:04
婚纱抄袭凯特,贝佐斯新婚妻子被群嘲,中国时尚巨头连带躺枪:Shein王妃是个什么鬼!?

婚纱抄袭凯特,贝佐斯新婚妻子被群嘲,中国时尚巨头连带躺枪:Shein王妃是个什么鬼!?

悦居英国
2025-07-01 21:18:56
2025-07-03 22:15:00

头条要闻

游客在景区被洪水冲走失联多日 家属:孩子哭着找爸爸

头条要闻

游客在景区被洪水冲走失联多日 家属:孩子哭着找爸爸

财经要闻

百亿债务压顶 风流传奇大佬全面"崩塌"

体育要闻

你永不独行!球迷前往安菲尔德悼念若塔

娱乐要闻

森林北又有绯闻传出?汪峰毫不在意?

科技要闻

再不改饭碗都快没了?百度搜索终于放大招

汽车要闻

比亚迪对旅行车出手!海豹06DM-i旅行版冲全球市场

态度原创

手机
家居
健康
时尚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iQOO 15系列再次被确认:标配中底潜望镜,核心配置也没悬念了

家居要闻

温润质感 生活如此明亮动人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鹿晗演唱会自嘲‘变老’,关晓彤白玉兰哽咽,感情线成谜!

军事要闻

俄海军副司令在库尔斯克州遇袭身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