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既是消费市场的“黄金时代”,更是观察全年经济发展与消费活力的重要“晴雨表”。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市南区景点爆满、商场满员、餐厅满座、店家爆单,消费市场亮点纷呈、可圈可点,浓浓的烟火气里,升腾着消费信心。其中,文化消费热度大幅上升,成为市民和游客欢度佳节的新选择。围绕文化、演艺、民俗等主题,市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做足春节消费这篇大文章,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文化艺术消费的需求。
春节期间,市南区各大书店成为不少市民的精神栖息地。在茑屋书店内,暖黄色的灯光洒在一排排书架上,前来选书、阅读的市民络绎不绝。“过年带孩子来书店,不仅能让他在假期里增长知识,还能培养阅读习惯,比在家看电子产品强多了。”市民赵融说。
“春节假期期间,我们的客流同比增长了32%,以家庭客群、年轻客群为主,其中30%左右为游客。”茑屋书店副店长田翠翠介绍。为了吸引更多顾客,茑屋书店推出了一系列春节特色活动,如邀请书法家现场写春联,为读者送上新春的祝福,举办“手账市集”等,让参与者感受艺术之美。有手账爱好者特地从吉林飞来青岛参加。“‘低头看书,抬头看海’的独特体验性与高比例的外文原版书、丰富的文具杂货等,为我们吸引了大量客流,而春节特色活动则充实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带动了书籍、文创产品的销售。”田翠翠说。
在青岛书城,首个“非遗版”春节热度加持下,前来购书、逛市集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节前我们就邀请剪纸、泥塑、糖人、布艺老师现场开展了系列非遗体验活动,受到参与市民的一致好评,春节假期客流同比实现增长。”青岛新华书店书城营销工作负责人刘文川说。书城还开展了新春文化市集,集图书、文创、特色食品、非遗、文化体验和文艺演出于一体,引进央视文创“大春晚季”、青啤系列文创、饮料集团系列文创等产品,打造文化体验区,还有各种买赠、集章、抽奖、游园等活动。此外,开展朗读者、音乐会、故事会等活动累计近20场,有力增强门店体验感,聚集人气,促进节日销售。
关注变“打卡”,流量变“留量”。假期期间,市南各文博场馆也备受游客青睐,多个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走进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前,游客三五成群、摩肩接踵,体验生肖拓印的人大排长队。在康有为故居纪念馆,除了参观“华鬘华章——康同璧手稿暨生平史迹陈列展”,市民游客还亲自体验到木版年画手工的乐趣。青岛天后宫里的“妙手万象——青岛草编展”,则让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这个春节,市南区以文旅融合创新为笔,绘就了一幅消费高涨的生动画卷。春节假期虽已结束,但市民游客的文化消费热情却持续升温,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未来,市南区将继续深挖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推动文化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助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尹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