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青少年海洋安全意识,普及海洋科技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的热情,近日,山东大学实验学校(青岛蓝谷小学)联合青岛海事局即墨海事处、青岛海洋地质所、崂山实验室及青岛海警局即墨海警工作站,共同举办了“海洋安全与科技”进校园主题活动。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实物展示等形式,为师生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海洋知识盛宴。
海洋科普书籍捐赠:开启知识探索之门
活动伊始,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田中法老师向学校捐赠了海洋地质科普书籍、3D模型及珍贵的“锰结核”研究资料。田中法表示:“希望这些资源能帮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海洋地质奥秘。”校长苏晓虎代表师生接受捐赠,双方合影留念。
海上安全知识宣讲:筑牢生命防线
“海上遇险如何自救?救生设备如何使用?”即墨海事处田思琪老师通过真实案例与模拟演示,详细讲解了海上安全知识。六年级年级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救生衣的正确穿法。
3D打印海洋装备:科技赋能蓝色探索
崂山实验室崔西亮老师带来了一场科技感十足的讲座。他介绍了海洋仪器装备,加工制造的种类,带领孩子们区分了等材制造、减材制造和增材制造,并重点讲解了3D打印技术,科普了3D打印的四个环节,以及3D打印的种类,工艺和应用场景。
海警职责解读:守护碧海安宁的卫士
青岛海警局即墨海警工作站冷俐平老师结合《海警法》,讲解了海警的职责与海上执法案例。从打击非法捕捞到维护海洋权益,冷老师用通俗的语言让同学们认识到海警工作的重要性。
活动尾声,六年级年级主任张婷进行总结发言。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好脚下这片蔚蓝疆域,用智慧与担当去守护中国海疆的碧波万顷!
本次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海洋科技与安全的责任感。未来,学校将继续推进海洋主题教育活动,联动多方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多学习平台,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学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