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臭氧污染防治工作进入关键时期。监测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来,全市平均气温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但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却同比上升。气象部门预计,本月中下旬气温将升高,臭氧生成潜势也将显著增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崂山区积极行动,秉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全面打响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
崂山区率先在张村河沿岸施工密集区和辖区重点餐饮聚集区实施精准管控,提前启动臭氧污染防控专项行动,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实行精细化管理。在工业排放治理方面,针对张村河沿岸17个在建项目,执法人员通过非道路机械监管平台,对236台设备进行排查;利用便携式检测仪对132台次设备进行尾气采样,对检测超标的5台机械,要求使用人立即停用整改,并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同时,积极推进新能源机械替代,目前该区域新能源机械占比已从年初的12%提升至28%,预计每年可减少氮氧化物(NOx)排放量4.6吨。
记者了解到,在餐饮油烟治理方面,崂山区借助新运行的智慧餐饮监管平台,对100余家重点餐饮企业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安装在油烟净化设施上的传感器,平台可实时采集油烟浓度、净化设备运行状态等参数。执法人员根据平台提供的超标信息,对油烟浓度超标的餐饮单位进行现场核查,针对净化设施清洗不及时、集气罩收集效率不足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同时,建立环保专员制度,要求15家连锁餐饮企业设立专职环保岗位,负责日常巡查与设备维护,实现问题发现、处置、反馈全流程线上管理。目前,辖区餐饮单位净化设施正常运转率大幅提升82%,油烟扰民投诉量同比明显下降30%。
崂山生态环境分局监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坚持科技引领与精准治污相结合,充分发挥臭氧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设备的监测预警作用,深化污染源解析和传输规律研究。重点强化气象条件与污染排放的协同分析,动态调整管控措施强度,加强部门协同和区域联防联控,全力打赢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
(记者 通讯员刘明照 叶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