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从崂山区媒体记者见面会上了解到,文化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是扩内需、促消费的主要阵地。2025年,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将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以及省、市消费提振大会精神,实施“文旅+”战略,发展文旅新业态,深挖崂山文化旅游内涵,营造消费新场景,做好整体推广、精准营销工作,多渠道、多平台全面提升崂山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良好文旅消费环境,提升滨海旅游品质。
以文旅跨界融合促消费
一是推动“文旅+乡村”发展。围绕赏花、康养、休闲、研学,开发多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策划开展2025“乡村好时节·游购乡村”主题文化旅游活动,成功举办了首届青岛赏花节、第二届花朝节,以及鲅鱼节、崂山茶节等主题文旅活动,极大的带动了餐饮、住宿和农特产品销售,下一步还将举办樱桃节、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持续打造输出“特色产业+文化体验+节庆旅游”的农文旅融合IP品牌。
二是推动“文旅+演艺”发展。将沙滩海景与潮流音乐相结合,策划打造大型户外音乐盛宴,推出青岛文旅音乐节IP;办好海来阿木等明星演唱会活动,延伸演唱会消费链条;指导青岛大剧院办好法国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话剧《夜行者》、《枕头人》、舞剧《天工开物》等30余场B级及以上重点演出,丰富高端演出消费业态。
三是推动“文旅+非遗”发展。深入挖掘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合作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激活非遗文创产品市场潜力。
四是推动“文旅+节庆”发展。举办石老人沙滩风筝季、第三届海东东咖啡节、518国际博物馆日(山东主会场活动)等特色节庆活动,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在华表奖颁奖典礼期间,设计涵盖崂山风景区、青山渔村等影视拍摄地及配套住宿、餐饮推荐的影视主题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粉丝、游客到崂山打卡。
以文旅新场景打造促消费
一是积极拓展消费载体。近期,极地摩天轮、银丰玥美酒店、希尔顿欢朋酒店、若七酒店等文旅项目即将开门迎客;北都酒店将于年内营业;观海文化科技产业园、崂山胜境、国信冰雪运动馆、沙港湾文旅等重点文旅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为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持续发力。
二是积极丰富消费业态。为丰富夜间消费,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拟策划打造具有“烟火气”“时尚感”“文化味”的美食美酒街区,街区包括商务单间、啤酒花园和美食商铺等,为市民、游客创造更加丰富、多元、活力和幸福的夜间文旅生活。指导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引进“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等40余场特色展会,拉长展会经济消费链条。
三是积极擦亮啤酒节IP。进一步丰富啤酒节文化内涵和外延,综合运用节庆内涵挖掘、导入潮流元素、加强商务策划、拓展国际交流、场地美陈亮化、整体氛围营造等方式,提升啤酒节吸引力。着力优化游客体验,丰富啤酒种类,优化菜品和服务,推动平价消费,实施提质抑价。加强与文旅热点城市合作,策划联合举办饮酒大赛选拔、啤酒女神展演等活动,探索与品牌“IP”跨界联名,更好推介啤酒节及崂山文旅资源。
以文旅营销推广促消费
一是进一步活跃消费市场。2025年计划开展文化惠民低票价看电影、看演出活动60余场,发放惠民消费券5万张,发放金额170万元,可拉动消费约800万元。依托“文旅崂山”微信公众号,为极地海洋世界、冰山之角等企业搭建宣传推广平台,发放近2000张特价消费券,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进景区、剧场。
二是进一步强化整体宣推。主动融入省、市营销计划,借助青岛作为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的契机,举办崂山文旅宣传推介活动,整合全区山、海、城优势资源,策划举办“仙山圣水福地”系列文旅宣传推广活动,打造主题突出、文化鲜明、社会认可度高的崂山品牌标识。指导区内旅行社与新马泰地区旅行社合作,扩大入境游业务,提升崂山文旅知名度。
三是进一步加强精准营销。针对银发、婚恋、商务等群体,实施精准化营销,策划推出一批“微度假”“微旅行”精品线路和定制化“小团游”“主题游”“半自助游”等新型产品。会同市内大型会议、文体、商务活动主办方开展联合营销,推出“跟着演唱会游崂山”“跟着会展游崂山”等系列营销活动,为崂山引流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