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琴岛论见|“蓝色粮仓”背后的“金色答案”

0
分享至

农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而粮食生产,更是农业的重中之重。作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青岛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锚定着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目标,在推动农业生产建设迈上新台阶的进程中不断刷新成绩,在蓝海簇拥中耕耘出“蓝色粮仓”。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5年“三夏”生产情况介绍发布会上,青岛即墨区蓝村街道绿色增粮先行区实现亩产886.9公斤,创下了全市单产历史最高纪录。这不仅是以往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天时+地利”,还有青岛在新农业领域方面探索出的“人和+科技”的新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岛的农耕生产早已不是昔日靠天吃饭的旧故事,而是科技赋能与智慧管理下的新篇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曾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而青岛以“三夏”为考验,以农田为考场,以粮满仓,好“丰”光作答,交出了一份完美的“金色答案”。

在今年的夏播环节中,智能化统筹、机械化作业已经广泛应用于青岛的田间地头。数据显示,今年夏播期间,青岛市共投入农业机械18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7000余台,玉米播种机1.8万余台,单粒精密播种机械4200余台、新增660台,加装北斗辅助驾驶系统拖拉机3100台、新增300台。随着单粒精量化播种、合理密植、滴灌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全面推广,播种质量与效率都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智能设备的大量使用,更是让农忙多了一份坚实保障,北斗导航拖拉机划定精准轨迹,2000多台植保无人机织密防护网,为“三夏”工作顺利推进上好最后一道保险。据统计,今年青岛市夏播期间,高峰期可日均播种45万亩。当下的青岛,不再依靠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作,而是以科技灌溉,用智能作肥,培育出现代科技农业的累累硕果。

如果说科技是助力青岛农业加速发展的“助推器”,那政策便是点燃澎湃动能的“发动机”,近年来,青岛致力于以政策赋能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加速,2023年,青岛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10个绿色增粮先行区,打造10个万亩绿色增粮生产样板,在顶层设计上,青岛早已走在全国前列。今年,青岛再次创新性打造绿色增粮“十百千”示范体系,择优新增100个千亩示范方、1000个百亩示范点,市、区、镇三级包联机制层层嵌套,让政策从纸面落实到田间,化为真实的农业生产力,今年获亩产“冠军”的即墨区蓝村街道绿色增粮先行区就是缩影,从良种选择到“一喷三防”技术的应用,政府有补贴,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为丰收保驾护航。今年,青岛争取中央资金1555万元,市本级落实1500万元资金实现“一喷三防”全覆盖,同时争取中央补贴4.7亿元、农业防灾减灾资金1250万元,3117万元专项择优支持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这套资金补贴+技术扶持的政策“组合拳”,为促进农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两条腿走路,才能行得平稳,同样,两只手握拳,力量才能更强,在致力于发展农耕作业,保证粮食丰收的同时,青岛还坚持发展重要农产品生产,发展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抓稳“粮袋子”、丰富“菜篮子”促进农产品产业综合全面发展,目前,青岛是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率先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全面保供、自给自足的大中城市。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青岛市依托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开放平台,为农产品出口搭建了宽广的海外桥梁,刺激了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青岛市拥有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在农产品特色产业的带动下,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42元,位居全省第一。

青岛的粮食丰收与农业发展,不是依靠风调雨顺的天时,而是在蓝海之滨以科技和匠心开辟出的智慧路径,当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被现代科技赋能,与产业协同发展,便能打造“人定胜天”的现代农业传奇。“蓝色粮仓”丰收的背后,是青岛用心写下的“金色答案”。

本文作者:陈柏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00万人强制迁徙,伊朗下达驱逐令,中东可能要出大乱子

400万人强制迁徙,伊朗下达驱逐令,中东可能要出大乱子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7-13 10:59:21
巴基斯坦从中国买什么,我就从中国买什么,买回去一起打印度

巴基斯坦从中国买什么,我就从中国买什么,买回去一起打印度

掌青说历史
2025-07-12 11:51:33
李想称理想i8发布会“大概率致敬小米”,雷军:相互致敬挺好

李想称理想i8发布会“大概率致敬小米”,雷军:相互致敬挺好

IT之家
2025-07-12 18:57:10
天价学费吓退家长,补录 257人没人报,成都外国语学校跌落神坛

天价学费吓退家长,补录 257人没人报,成都外国语学校跌落神坛

特特农村生活
2025-07-11 10:17:28
因凡蒂诺:世俱杯取得巨大成功,超200亿收视人次&总收入超20亿刀

因凡蒂诺:世俱杯取得巨大成功,超200亿收视人次&总收入超20亿刀

直播吧
2025-07-12 22:20:15
一个新纪录可能诞生!美国研发六代机F-47的成本可能达数千亿美元

一个新纪录可能诞生!美国研发六代机F-47的成本可能达数千亿美元

止戈军是我
2025-07-10 23:37:19
45岁母亲雾天开车买菜失踪,10年后女儿打车上班,发现是妈妈的爱车

45岁母亲雾天开车买菜失踪,10年后女儿打车上班,发现是妈妈的爱车

今天说故事
2025-07-02 17:31:55
能不能不再让单依纯参加这种节目了,会废了她的。

能不能不再让单依纯参加这种节目了,会废了她的。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7-13 06:31:46
《教父》:判断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要看他的穿衣打扮,而是要..

《教父》:判断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要看他的穿衣打扮,而是要..

诗词中国
2025-07-12 14:27:23
申花引援捡到宝,阿苏埃首秀梅开二度,3国脚连场首发 影响榜首战

申花引援捡到宝,阿苏埃首秀梅开二度,3国脚连场首发 影响榜首战

替补席看球
2025-07-13 09:48:17
第四国正式入局!战局突变,乌克兰挑衅中国,中方闪电反制

第四国正式入局!战局突变,乌克兰挑衅中国,中方闪电反制

智观科技
2025-07-12 17:55:04
国乒最新战报!林诗栋开门黑,首局7-11输球,张本智和1-0领先!

国乒最新战报!林诗栋开门黑,首局7-11输球,张本智和1-0领先!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7-13 10:28:30
拒付52万酒席钱后续,摊主女儿晒出每桌账目,丢人丢到全国了

拒付52万酒席钱后续,摊主女儿晒出每桌账目,丢人丢到全国了

大鱼简科
2025-06-17 08:55:03
26岁的吴磊再破“天花板”,这一次,他让整个娱乐圈“沉默”了!

26岁的吴磊再破“天花板”,这一次,他让整个娱乐圈“沉默”了!

银河史记
2025-07-11 14:16:08
车检新规来了?交警公布6-15年车辆年检新规定,让车主们直呼意外

车检新规来了?交警公布6-15年车辆年检新规定,让车主们直呼意外

墨韵万象W
2025-07-12 11:17:44
中考上岸重高后才发现,初中成绩想要好,需要抓好这三件事!

中考上岸重高后才发现,初中成绩想要好,需要抓好这三件事!

好爸育儿
2025-07-13 10:05:26
2025养老金又涨!补发到账时间表定了,老年人稳稳的幸福感

2025养老金又涨!补发到账时间表定了,老年人稳稳的幸福感

娱乐看阿敞
2025-07-12 15:02:27
以色列干啥都行,但千万别来恶心中国!以媒: 支持日韩印度对抗中国

以色列干啥都行,但千万别来恶心中国!以媒: 支持日韩印度对抗中国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5-07-12 12:10:20
隐藏在我国军政界的四大间谍,个个位高权重,背后黑手细思极恐

隐藏在我国军政界的四大间谍,个个位高权重,背后黑手细思极恐

铁锤简科
2025-07-01 23:06:06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将在天津举行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将在天津举行

界面新闻
2025-07-12 09:04:28
2025-07-13 11:51:00

头条要闻

丈夫称妻子转94万给道士买房车买家电 对方:自愿赠与

头条要闻

丈夫称妻子转94万给道士买房车买家电 对方:自愿赠与

财经要闻

美国向欧盟墨西哥发关税通牒 盟友回怼

体育要闻

来了!开拓者官方晒杨瀚森入场照

娱乐要闻

带着儿子倒贴嫁给张译,这婚姻超值

科技要闻

Grok正式登陆特斯拉 "脱缰模式"让车主上头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本地
健康
亲子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时差一万公里》;电视剧《千香》......

教育要闻

安徽省科技馆AI课堂,学生们化身小侦探揭秘AI展品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18岁女儿说肚子里有东西在动,母亲连忙带她去医院,检查后全傻眼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