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国学进狱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第二十讲在青岛监狱开讲。本次讲座由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博士张继超主讲,主题为“庄子的人生智慧”。青岛监狱服刑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
张继超老师长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对庄子思想有着深刻见解。讲座开篇,他引用流行语“首先你要快乐,其次都是其次”点明主题,并指出庄子思想对现代人应对压力、寻找内心安宁的独特价值。
张继超老师以《庄子》中“北冥之鱼”“濠梁之鱼”“江湖之鱼”为线索,结合《逍遥游》《秋水》《大宗师》等篇目,层层递进,系统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自得、自处”的哲学思想。
他的讲解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将古老的庄子智慧与当代人的精神困境紧密连接。
课堂上,张继超老师鼓励服刑人员学习“三条鱼”的智慧——像北冥之鱼追求精神自由,像濠梁之鱼保持内心从容自得,像江湖之鱼学会安顿自处,努力做到“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他还援引樊锦诗扎根敦煌、钟芳蓉坚守考古等当代案例,生动诠释“忠于内心选择”的价值追求。最后他深情寄语:“无论身处何境,请记得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本次课程紧贴服刑人员改造实际,既是对庄子“外化而内不化”思想的生动实践,更为服刑人员架起了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桥梁。课后有服刑人员表示:“过去总想用物质填补空虚,今天才懂得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解脱。”
今年以来,青岛中华文化学院持续深耕“典籍润心”工程,将《道德经》《论语》《庄子》等经典纳入教育改造体系,以文化浸润重塑服刑人员价值观。截至目前,“国学进狱园”活动已累计举办20期,覆盖服刑人员数万人次,有效提升服刑人员遵规守纪率和心理健康水平。下一步,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将继续深化“以文化人”的教育改造模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持续照亮迷途者的心灵回归与重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