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山东港口邮轮发展集团青岛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开仓运营仪式举行。这标志着青岛邮轮母港在完善邮轮产业配套、提升综合服务能级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更为青岛打造集邮轮物资采购、储备、配送、管理于一体的国际航运补给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东北亚邮轮船供中心,注入了新动能。
多方协同见证首单落地,运营能力全面激活
仪式现场,市政府口岸办、市交通运输局、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等主管部门,与青岛大港海关、青岛海事局大港海事处、青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市公安局港航公安局等口岸单位共同出席,联合为保税仓库揭牌,携手见证青岛邮轮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当天,在青岛大港海关的监管指导下,在中免集团、爱达邮轮、青岛外代等企业紧密协作下,共计11035条由香港运至青岛的保税香烟高效供应至“爱达·地中海”号邮轮,标志着保税仓库顺利完成首单保税供船业务,仓库实务操作能力全面就绪并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
三大核心优势凸显:近岸、高效、专属,创山东首个标杆
作为山东省首个邮轮直供公用型保税仓库,同时也是目前国内距离岸线最近、供船最便利的邮轮直供保税仓库,青岛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区位、效率、服务”三大维度。
极致近岸优势。仓库地处青岛邮轮母港核心位置,距岸线仅约15米,紧邻邮轮专用泊位,通过专属货运通道与码头装卸区无缝衔接,物资从仓储区转运至邮轮舷侧口仅需20分钟内,较传统陆运模式效率提升80%以上,真正实现“物资快进快出”。
全链条保税服务。仓库在青岛海关及其所属的青岛大港海关悉心指导下完成建设。严格遵循海关保税监管标准,可为往来邮轮及运营企业提供“一站式”保税物流服务,覆盖生活物资、餐饮原料、船舶备件、免税商品等全品类需求,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降低资金占用压力。
定制化作业设计。仓库建设深度融合码头作业特性与保税仓储需求,通过“仓储-转运-供船”全流程衔接优化,为邮轮快速周转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完善了青岛口岸邮轮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
海关智慧监管赋能,降本70%,实现“船到即供”
为推动保税仓库高效运营,青岛海关及所属青岛大港海关以“创新监管、优化流程、全天候保障”为核心,推出多项硬核举措。
智慧化监管。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对保税货物实施“链式管理+实时核注”,实现“底账清晰、风险可控、流通高效”,精准追踪每一批货物流向与状态,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便利化通关。推行“提前申报、船边直提、到仓查验”模式,让邮轮物资“即到、即验、即放”;更创新“进境预申报+码头直提”机制,允许邮轮提前48小时在线提交补给清单,系统自动生成最优备货方案,结合潮汐时间与靠泊计划,实现“船到即供、供完即离”。
大幅降本增效。通过系列举措,单航次邮轮物资供应成本降低约70%,大幅减轻企业负担,同时显著缩短供应时间,提升青岛邮轮母港的综合竞争力。
今年,青岛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会同口岸、公安、交通、文旅、海关、海事、边检以及山港邮轮发展集团等单位,携手优化环境、聚力聚势发展,青岛邮轮旅游交出亮眼成绩单,实现四项新突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将青岛作为离沪首站布局航线、全球唯一五星红旗邮轮“招商伊敦”号来青首航、访问港邮轮实现“过夜”停泊、出现复航以来首次“双邮轮同靠”,彰显了青岛邮轮产业的强劲复苏活力与高质量发展态势。
此次保税仓库的开仓运营,是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贯彻落实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部署要求、延伸邮轮产业链条的具体实践。未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将会同各相关单位,着力构建完善“邮轮+”全产业链生态圈,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邮轮产业复苏与创新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样本”。
来源:市北区融媒体中心 青岛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