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怎么样?为什么叫“优质普惠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我市学前教育从2011年就开始实施行动计划,这次的行动计划是第五个行动计划,既是对前期行动计划的巩固延伸,也是教育强国新背景下实施的行动计划。经过前四期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取得显著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5%左右,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逐年提升至66%,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建成,2024年实现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全域通过,成为全国仅有的六个全域创建市之一,我市学前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将加快步伐走向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次行动计划定位为“优质普惠发展”,主要强调高水平普惠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要达到什么预期目标?
通过实施十项工程,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工作目标。一是普惠性资源结构持续优化。2027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0%。二是保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全面落实,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保育保健水平进一步提升,协同共育体系更加完善。三是普惠性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政府财政支持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保教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100%,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5%。四是幼儿园管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办园行为进一步规范。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实施托幼一体化管理,幼儿园托班提供托位不少于1.5万个。
现在适龄幼儿越来越少,幼儿园的布局规划有什么调整?
随着适龄幼儿的减少,幼儿园学位供需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实施普惠性资源结构布局优化工程,积极应对形势变化,科学调整布局规划。一方面,进一步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新建配套园及时交付政府,举办为公办幼儿园,2025-2027年新启用公办园不少于30所,提升公办学位的可及性、便捷性,支持新建园举办为优质公办园分园,实现高起点办园,满足适龄幼儿“上公办园”的期望。另一方面,统筹当前和长远,结合办园条件、招生情况等因素做好公办园的撤并调整工作,促进公办学位充分利用,闲置园舍资源优先在教育系统统筹使用,部门联动支持向养老、社区服务等方向转型,探索关停的小区配套幼儿园转型利用。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方面有什么规划?
在提升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方面有什么安排?
提升保育教育质量是学前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点任务,我们主要通过三项工程推动提升。一是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工程,主要面向教学改革的关键方面,通过课程建设、自主游戏、评价改革和教研支撑,推动幼儿园落实科学教育理念。二是保育保健工作提升工程,以幼儿健康与习惯为核心,提升工作水平。包括科学制定一日生活作息安排,加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落实幼儿体育活动、生活卫生、营养膳食、健康检查等制度,推动保育教育相互结合,全面提升幼儿身体素质与健康素养。三是联盟办园改革深化工程,在总结前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和提升,推动联盟办园升级,完善运行和评价机制,加快跨区域联盟办园探索,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推进优质资源的共享和扩增。
在学前教育发展保障方面,有什么政策要求?
在人的方面,实施保教队伍建设强基工程,推进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三支队伍建设。至2027年,新培养名师名园长50人,骨干教师、菁英教师400人,表扬优秀保育员100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教师入口关,按要求配齐教职工,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在钱的方面,实施普惠性经费保障完善工程,落实学前教育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负担保育教育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逐步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健全普惠性民办园分级补助体系、小规模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定额保障机制、新建公办园班级配套保障机制等,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托幼一体化改革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托幼一体化改革是顺应新的发展形势和社会需求提出的一项新的改革任务,主要是指支持幼儿园在满足3-6岁幼儿入园需求的基础上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今年,省政府提出了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的若干措施,我市多部门联合贯彻落实,对登记备案、托班招生、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幼儿园满足3-6岁适龄幼儿入园需求,仍有空余单独活动用房的,坚持应招尽招原则开设托班。普惠性幼儿园开设的托班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目前,全市范围内正在积极推进幼儿园托班的开设,已经有300多所幼儿园开设了600多个托班,提供托位约1.2万个,另外还有300多所幼儿园的400多个托班近两个月将陆续开班,新增托位约8000个,其中不少新增的托班都是公办幼儿园开设的,将进一步优化托位的结构和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