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10月24日,市北区“我们的节日·重阳”暨“饺香聚情·艺韵同心”民族团结宣传主题活动在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活动由市北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文明办主办,浮山新区街道(社区)办事处承办,喜家德虾仁水饺(丽达茂店)支持。
活动吸引浮山新区街道同兴路社区各族居民、同安路小学的50余组亲子家庭参与,通过“文化展演+民俗体验+互动交流”的形式,让居民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共同感悟重阳节文化内涵,同时深化各族群众间的情感联结,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传统节日价值与民族团结理念同频共振。
![]()
![]()
艺韵同心,声乐传情颂中华
活动以“艺韵同心”文艺表演开篇,各民族文艺人才通过多元形式传递家国情怀与民族情谊。关键带来的个人朗诵《读中国》情感饱满,彰显文化自信;高福祥小朋友的个人独唱《一路生花》,以稚嫩却清亮的嗓音传递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张永祥、路计量的男声二重唱《静静的黄昏》旋律舒缓,营造温馨氛围;姜丽婕的手风琴独奏《怀念圆舞曲》以悠扬婉转的旋律传递细腻的怀旧感,让现场氛围更添一份宁静柔和;马红廷、胡婷等四人朗诵的《同心赞》,生动诠释各民族共生共荣理念。
![]()
![]()
文化交融,知识竞答启智慧
在文艺表演间隙穿插“民族团结知识”“重阳节习俗”有奖问答环节,通过趣味互动强化民族知识普及与传统习俗认知。随后开展的饺子民俗小课堂,以动画短片讲解饺子历史演变与文化寓意,喜家德虾仁水饺(丽达茂店)的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三种小麦麦芯粉,对比分析口感差异及适用场景,并演示擀面杖、饺模等包饺子器具使用方法,为后续实践环节奠定基础。
![]()
![]()
饺香聚情,非遗体验促交融
擀平饺子皮、包入饺子馅、捏紧饺子口……“饺香聚情”非遗饺子体验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系上围裙、戴上厨师帽,在家长们陪伴下,化身“小厨师”,饶有兴致地学习擀皮、填馅、捏边。喜家德虾仁水饺(丽达茂店)面点师傅详细介绍喜家德高氏传统水饺技艺——“一字形”水饺的起源、特点等,现场教授制作方法。
据了解,作为民间传统饮食文化技艺代表,喜家德高氏传统水饺技艺是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山东邹城地区民间水饺食材包制习俗,形成独具特色的包制方法和技艺要领。
活动尾声,每个亲子家庭都将共同包好的、象征团圆美满的“一字形”水饺细心打包,把这份亲手制作的节日心意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让节日的温暖蔓延至每一个家庭。
![]()
![]()
![]()
![]()
孝心传承,敬老行动暖重阳
饺子品尝环节特设的“孝心传承”时刻,在喜家德虾仁水饺品牌方的暖心助力下更添温情——从学习包饺子到喂长辈第一口水饺,每一幕都定格成节日里最动人的画面。这一朴素的孝心之举,超越言语,为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作出生动的注脚,也让中华孝道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深深植根,成为重阳节最温暖的价值传承。
![]()
![]()
![]()
![]()
重阳节前夕,市北区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文化书院,围绕“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为老志愿服务,推进文化社区建设,把节日的温暖与关怀延续到日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
来源:市北区融媒体中心、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