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于2022年11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是虚拟现实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中心。据介绍,中心于2023年6月入驻虚拟现实产业园,以打造全球引领的虚拟现实创新生态发展驱动引擎为目标,汇聚优势资源集智攻关,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共性技术研发、中试、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等六大平台,构建起覆盖上游关键器件研发,中游功能开发和整机制造,下游内容开发、信息处理、系统平台的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
截至目前,中心已完成人机交互、图形运算、终端技术等领域7大方向总计28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17项、软件著作权著85项,打造了虚拟现实开发/仿真工具链,实现国产化替代,在高端装备设计等领域自主可控;突破了下一代混合现实设备技术壁垒,掌握新一代XR平台的功耗优化技术,实现新一代终端的小型化、轻量化,其综合性能、轻量化、舒适性等核心指标达到全球领先。相关成果已通过科技成果评价,整体成果为国际先进,部分指标国际领先。
检测、中试两大平台重大设备投资规模近1亿元。检测平台建设包含声学、天线、电磁兼容、光学、追踪定位、人机交互、材料、热管理、电子等领域的八大实验室,先后通过CMA和CNAS资质认定,已累计提供检测服务超6500小时。中试平台目前已具备虚拟现实整机及零组件中试生产能力,年产能可达15万台,成功入选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两平台优先服务青岛虚拟现实领域相关企业,同时为全省乃至全国相关企业提供中试及检测服务。
中心累计向行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检验检测等各种类型服务60余项,深度参与1项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和5项团体标准的制定,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国内权威机构和国际知名检测机构SGS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中心牵头组建了山东省数字媒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积极开展常态化国际交流活动,协办并参与中国虚拟现实大会、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IEEE VR、APEC技术交流会等国际会议;支持人社部“虚拟现实领域技术人才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AIGC XR拓展现实”技术背景下产教融合教育教学高级师资研修班等项目,累计培养各级人才500余人。
中心累计承担超过10项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项目研发。获批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虚拟现实融合应用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青岛元宇宙中试平台及文化和旅游部共性技术创新中心等三个国家级平台。据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副主任刘宁介绍,青岛元宇宙中试平台已于今年5月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是目前全球规模较大的同类平台之一,支持零组件、整机、内容应用的全流程试制能力,构建了核心技术、产业标准、应用生态的闭环创新系统。
中心以网球运动为切入口,创造性地推出了VR数智体教融合平台,先后获得工信部和体育总局“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山东电子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平台先后在崂山金融区实验小学、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等进行推广,在初期以课外社团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常规的体育教学课程,累计授课超6000人次。同时还举办了2次校园VR网球大赛,未来将基于现有合作,与国家体育总局等权威平台共创品牌化赛事平台。欢迎各界同仁共同推进VR数智体教融合平台进校园活动,共同打造体育与科技融合的教学示范基地,以建设示范学校为先导,逐步在青岛市实现多层级的推广,助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和体育运动的数字化改革。
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正以其坚实的研发实力、完善的平台服务和开放的合作姿态,全力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