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中控室里首条智能作业指令的精准下达,门机缓缓启动,输送带平稳运转——由青岛港前港公司“伟丽创新团队”与科技集团青岛公司散杂货团队携手攻坚的干散货码头iGTOS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标志着青岛港智慧通用散杂货码头生产操作系统,已实现对董分公司、大港公司、西联公司、董矿公司、前港公司五家散杂货公司的全面覆盖,跨港区智慧建设的“收官之战”完美落幕,为山东港口智慧港口建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港公司的生产作业系统规模庞大,涵盖52台大型设备、140余台流动机械及200多条皮带流程,流程错综复杂,作业强度居高不下。如何确保iGTOS系统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平稳上线、高效运行,成为项目团队面临的“压轴大考”。
面对挑战,项目团队秉持“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拼搏精神,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召开10余次专题推进会,完成3轮全场景模拟测试,实现100余项功能优化升级,成功攻克多系统兼容、大数据实时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在试运行阶段,团队针对10类突发场景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妥善处置230余项测试问题,最终实现新旧系统切换“零中断、零差错”,让系统与前港公司干散货业务及青岛港一体化管控需求完美适配。
作为加速AI技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平台,iGTOS系统的成功实施,为人工智能基地提供了全链条保障,助力华为全要素智能生产级应用落地。通过对多维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建模,结合调度优化大模型算法,系统打造出行业领先的泊位计划智能推优功能。该功能综合考量天气、潮汐、船舶吃水、货物种类等12项关键参数,能自动生成最优靠泊方案,大幅提高泊位计划制定效率,有效缩短船舶在港时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前港公司iGTOS系统的上线,为实现青岛港干散货业务一体化运营提供了核心支撑。系统通过共享船期、堆场、作业、商务等关键数据,打破了码头间的信息壁垒,推动业务紧密互动。不仅显著提升了整体干散货作业效率,减少了船舶滞港、堆场闲置等问题,还加速了干散货码头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干散货码头iGTOS系统的全面覆盖,是青岛港紧跟山东港口“全面深化年”工作部署,勇于创新开拓、奋力拼搏进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崭新成果,将推动干散货码头作业从传统的“经验驱动”向高效的“数据驱动”加速转变。
展望未来,山东港口青岛港与科技集团将深化合作,聚焦自动化作业、数字孪生等科技前沿领域,依托人工智能基地持续迭代系统智能决策能力。青岛港也将以干散货码头iGTOS系统全面覆盖运行为新起点,通过强化AI技术赋能与移动端功能优化,不断提升干散货业务的作业效率、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益,为山东港口“三大建设”注入强劲的数智动力。
供稿|前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