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的诚信,从来不是空洞的承诺,而是藏在深夜亮着的灯光里,落在反复打磨的制度中,展显于危难时挺身而出的担当里,以及患者生命相托时,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坚守。——题记
杜翠娴,女,1976年10月出生,主任护师,中共党员,内科系统科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31年,曾在院前急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24年被评为青岛市优秀护士长,先后被评为青岛市院前急救先进个人、潍坊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现担任护理科研专业委员会委员,2025年被评为平度市人民医院优秀护士长。
杜翠娴二十余年的护理生涯,便是用行动将“诚信”二字,镌刻在每一次急救、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守护之中。从医初期,临床实践中的“业务不足”让她清醒认知到:医者的信用,始于过硬的专业能力。因此她以业余时间为笔,以自学专科、本科的课程为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为自己的“人生答卷”筑牢知识的基础。这份主动求知的执着,不仅是对从医初心的坚守,本质上则是对“患者信任”的敬畏——唯有不断精进,才能在关键时刻接住生命的托付,不辜负那句“医生,救我”的期盼。
信立急救线,实干护安康
27岁挑起急诊科副护士长的重担,她将诚信转化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急救实力。数次奔赴青岛市120急救中心学习、参赛,拿下院前急救上岗证,不是为了一纸证书的光鲜,而是为了在生死时速的院前急救中,每一次判断都精准、每一个操作都规范,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生机。当她带着专业技能穿梭于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参与非典、甲流、禽流感的抢救与转运时,“杜翠娴”这个名字,便成了患者与家属眼中“可信赖”的符号。
而真正让“信用”落地生根的,是她建立的那套院前急救管理机制。“人员分工明确”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职责,不推诿、不慌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器械药品充足”避免因物资短缺延误抢救;“缩短出车时间、顺畅抢救流程”, 全力与死神赛跑,不浪费一分一秒,更是将急救的“急”展现的淋漓尽。从接到呼救到抵达现场的每一秒,都是急救战线上的白衣战士对“闻铃而动,抢救生命”承诺的兑现。这套机制下,“提高抢救成功率”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患者从危急到平稳的真实转机,是医者诚信最有力的证明。
信守护理岗,实干践重托
2013年5月,等级医院评审的号角吹响,杜翠娴临危受命,调任综合ICU护士长。这份任命,是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更是危重症患者的期盼和嘱托。杜翠娴深知肩上信任的分量——唯有扛起重任、精益求精,才能不辜负这份托付。从此,“披星戴月”成为她的工作常态,“五加二、白加黑”是她的履职底色。每天清晨七点前,病房里总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逐一排查患者病情、细致问询夜班工作,将护理质量的每一个细节抓牢抓实。面对评审条款的严格要求,她没有丝毫懈怠,沉下心研读每一项标准,结合科室的工作实际,重新制定和修订制度、职责、流程、规范、应急预案,统一各种操作标准。她深入学习新方法新理论,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管理理念,在科室开展了品管圈、5S管理等活动,使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充分调动了护士们的工作积极性,带领科室护理人员出色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专家检查、评审工作,最终评审专家也给出了高度的评价。她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对医院、对患者的承诺。
植信管理岗,实干带团队
在护理管理的道路上,杜翠娴的诚信理念从未止步。她深知,护理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温度的传递。凭借多年管理经验,她开拓创新,打造“你我同行,医路温心”服务品牌,一系列人性化护理举措的推出,让患者在病痛中感受到温暖,也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她用公平公正的管理凝聚人心,用言传身教的担当感染团队,用自己对护理工作的满腔热情,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护士,让她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平凡而伟大的护理工作中去。让科室形成了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成为全院各科室学习的榜样。从综合ICU到CCU,岗位在变,患者在变,但她对诚信的坚守从未改变。对工作的严谨、对患者的负责、对团队的引领,都在诠释着医者诚信的深层内涵:不是一时的口号,而是长久的坚守;不是表面的光鲜,而是骨子里的担当。坚守诚信,方能行稳致远;不负信任,方能护佑安康。
有人说,信用是无形的契约。对杜翠娴而言,这份契约没有签字画押,却写在她每一次深夜的学习笔记里,刻在她急救培训时磨出茧的手掌上,体现在她为患者争取的每一秒生机中。医者的信用,从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像她这样,用专业能力打底,用责任担当护航,在一次次与死神的较量中,守住对生命的承诺,让“可信”成为白衣天使最动人的勋章。
